在新基建的引领下 我国5G基础设施快速建设

导读 在新基建的引领下,我国5G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例如中国移动已表示预计到8月末就能提前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与此同时,我国5G用户数也快速增长

在“新基建”的引领下,我国5G基础设施快速建设,例如中国移动已表示预计到8月末就能提前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与此同时,我国5G用户数也快速增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6月末,全国已有6600万终端接入5G网络。

在5G快速发展的背景下,5G“无用论”的声音开始抬头,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用户换了5G手机,使用了5G网络之后,却没有明显感觉到体验的变化,同以前使用4G网络并无不同。

“5G无用”不是一个新鲜的声音。如果翻一下六七年前的新闻,在3G向4G转换时,也同样有“4G无用论”的声音存在,甚至一些通信产业的知名人士亦认为3G网络已经足够了,4G网络无非是让相关的应用能够更加流畅一些,并无质的飞跃。然而,六七年后,现在4G网络上承载的内容和应用,如高清的视频、高清的视频等,基本无法在当初的3G网络上使用了。

分析上述场景产生的原因,无外乎基础设施被先行建设,但短期内未得到充分应用,于是一些人觉得这是“浪费”,是“无用”;但这些“浪费”与“无用”的空间,却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很快,看似冗余的基础设施就被充分填充了,4G网络需要扩容,需要提速,需要向5G演进。

现在是5G发展的初期,同4G刚推出时一样。之所以有人认为5G无用,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一些足以让5G网络发挥最大效能的终端、应用等还在路上,还没有让用户充分感觉到5G的价值。例如,用户现在使用2K屏幕、60Hz的刷新率终端观看视频,4G网络足以支持;而更让人惊艳的4K/8K、120Hz、HDR则需要5G保证,并且当用户有了这些内容的体验后,他们就再也不想回到从前。再例如,微软最新的模拟飞行游戏安装包高达127GB,而云端的素材包更是达到了200TB的水平,目前面向PC和XBOX开放,但若未来亦面向移动端开放,预计如此规模的内容非5G网络不可。

普通用户只能接触到面向公众的网络、终端、内容、应用,面向政企场景为主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接触较少。但是,在舆论场中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普通公众用户的声音。

根据预测,5G将有80%的场景聚焦在物联网,这是普通公众用户所接触不到的。也就是说80%的5G价值,普通用户是无法感知到的,如果在他们能感知到的20%的价值空间内,无法实现与4G完全与众不同效果的话,“5G无用”的声音将持续存在。

从1G时代的运营商就是通信行业,到4G时代的运营商低值化,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在5G时代,预计管道的价值将会重启,不仅有用,并且将成为产业当中的核心力量,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5G是差异型网络,而非通用型网络,网路切片等技术保证了5G三大场景的落地实现,保证了5G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垂直领域当中的落地,这些均仰仗于管道运营者提供的支持。

其次,5G是业务型网络,而非单纯的传输通道,基于云网融合、边缘计算等,5G网络与各业务深度交融,需要以灵活而弹性的配置,保障各类业务特性得以充分发挥,而这亦需要管道运营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