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骄阳似火。在鲁山县四棵树乡黄沟村,路边的向日葵在贫瘠的山坡上扎下了根,金黄的花盘追逐着太阳生长,一天又一天,执着而又坚定。黄沟村村医张振元,一个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一如这路边的向日葵,为了践行守护乡亲们生命健康的初心,在这个偏远的山村一待就是17年。
7月9日,沿着两边开满向日葵的进村路前行不远,黄沟村卫生室就出现在眼前:干净整洁的房间内,空调风凉爽宜人,几名群众正在寻医问药。
“振元哥,孩子这两天老是咳嗽,你瞅瞅是不是感冒了?”一位带着4岁男孩的年轻女子说。
“振元,我的高血压药吃完了,再给我拿两盒。”一位70来岁的老人说。
“村里大人小孩都认识我,都是按农村的辈分称呼,我也是按辈分喊他们。”张振元打开了话匣子。
不忘初心本科毕业回到故土
张振元今年39岁,2003年从新乡医学院毕业。“当时我毕业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够留在郑州工作,但在新乡市或者平顶山市的大医院找份工作还是有把握的,更不用说县级医院了。可我从内心深处觉得还是要回到家乡,完成自己从小的愿望。”张振元回忆道。
黄沟村辖7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1500多名群众分散居住在地域总面积6.8平方公里的沟沟岭岭中,交通不便。张振元小时候,村里没有村医,家乡人看病都要翻山越岭到附近的张沟村,或者是两公里开外的下汤镇张庄村,距离四棵树乡卫生院更是有5公里之远,十分不便,这在张振元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更让张振元记忆犹新的是:他上初中时,有天晚上母亲因为用药过敏,浑身起满了疙瘩,并出现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家人只好用架子车把他母亲拉到10多里地外的乡卫生院,仅在路上就走了一个多小时。虽然经过急救母亲的病情得到缓解,但当时一家人都十分担心,张振元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现在才知道是药物过敏后引起的缺氧现象,在一般的村级卫生室就能够及时处理,要是当时村里有个卫生室,母亲也不会受那么大的罪了。”张振元说道。
以前农村群众保健意识淡薄,不懂得要经常量血压、得了高血压就要用药控制等常识,村里不时出现一些中老年人猝死的现象。“记得20多年前我村一对60多岁的牛姓夫妇,几年间相继突然倒地死亡,其实就是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这件事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使我抱定了长大后考医学院,学成后回乡为父老乡亲服务的信念。”张振元说。
因此,张振元从新乡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黄沟村,当起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医。
一腔热血“悬壶济世”造福乡邻
在村里开办卫生室后,张振元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不管乡亲们是不是主动要求,如能抽出时间,一定要对前来看病的乡亲们义务测量血压;对于出现血压高病症的患者,就劝他们及时用药。10多年来,为村民量过多少次血压张振元没有统计过,但对于如今村中140多个在册的高血压患者,一年至少4次随访服务,张振元从没落下过一个。
“有些群众一辈子仔细惯了,即使知道自己血压高也不舍得吃药。我就经常劝他们:现在降压药也不贵,只要天天坚持服用就能控制住;如果心存侥幸不吃药,说不定啥时候血压一上来就会出现脑出血等,治疗及时也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治疗不及时就会要命。”令张振元欣慰的是,村中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都听从了他的劝告,如今村民因高血压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已大大减少。
2015年春的一天凌晨2点左右,村民张某突然肚子疼痛不已,额头冒汗在床上缩成一团。其家人打来求助电话,张振元二话不说就从热被窝里钻了出来,穿上衣服,带着一些药物摸黑赶往患者家中。当时村中还没有安装路灯,路也没有硬化,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漆黑的山路上,不时有一些飞禽走兽的叫声在夜空中响起。“尽管是山里人,黑夜里行走,这里猛响一下那里凄厉地叫一声,我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张振元回忆道。
经初步诊断,病人患的是急性阑尾炎,用药保守治疗后,张振元又待了好一阵子,直到患者慢慢恢复了平静,张振元才放心地离开。事后,张某的家属逢人就说,是振元救了张某的命,否则那天晚上张某非疼死不可。像这样深夜出急诊的情况,一年当中都有好多次,张振元已经习惯了。
黄沟村下沟组叶文先老人患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有时会在夜间打哈欠时发病,疼痛难忍。每次发病,她的老伴都会带着她大半夜来敲张振元家的门。常常在深夜时分,正在熟睡的张振元突然就被敲门声惊醒,但他从来没埋怨过一回,相反,他特意在家里准备了复位时用于缠拇指防咬伤的纱布。自当村医至今,张振元已经给叶文先老人复位几十次了,从没收过老人一分钱。
采访当天,张振元还骑着电动车去贫困户崔桂芳大娘家随访,为老人量血压和听诊。“振元态度可好了,有耐心,俺母亲躺床上10多年了,有时需要输水,一个电话人家就过来了。老太太胳膊上不好扎针,扎上针后也不听话,胳膊乱动,容易跑针,一打电话振元就又跑过来了,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崔大娘的儿媳妇贾三妮说出了村里人的心里话。
作为山里长大的孩子,张振元深知山区群众生活条件不好,挣钱不容易。为此,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他坚持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贵药,能少用药就少用药;他还给村民灌输一些山里常见的中草药预防疾病的知识,最大限度减轻乡亲们的看病负担。
放弃高薪扎根山村无怨无悔
“人家振元不是没有机会出去挣大钱。他姊妹5个,除了他在家当村医外,其他几个人都在海南发展,也都混得不错,姊妹们多次让他到那边去(开诊所),他都没有去。”熟悉他的村民张瑛歌说。
前些年,张振元大学时的一个刘姓同学在郑州开诊所,事业风生水起,甚至买了好几套房子。他多次给张振元打电话,让他去郑州那边帮忙,说一个月最少给1万块钱的工资,可张振元谢绝了。“村里许多人都说,你可不能走(离开黄沟村去别处发展)呀。你一走,我们今后有病都不知道该咋办了,也都没啥依靠了。再想想当初自己的信念,也就坚持下来了。”张振元说。
这一坚持就是17年,如今张振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除了本村外,附近南营村、张沟村甚至下汤镇的袁庄村、社楼村的一些群众也过来找他看病。“虽然自己的收入比不上在大城市发展的同学们,但想想自己赚的钱也够一家人的开销,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心里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张振元淡淡地说。
由于有知识、懂电脑,2014年时,已是共产党员的张振元被选为黄沟村党支部委员,后连任至今,并兼任村文书和村扶贫管理员。全村建档立卡户108户404人,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因病致贫家庭,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书面材料及会议记录、报账、贫困户信息采集汇总上报、录入等工作繁重,有时工作忙,他就加班到深夜,身兼数职不言累。
“以前也想着让振元出去发展,但看到他离不开家乡,我也没有强劝他离开。现在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俩孩子还小,也都需要照顾。其他姊妹都在外边,我就在家里多尽些孝,照顾好孩子们。虽然振元在村里当村医钱挣得少了些,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就是幸福。”通情达理的妻子于娜说。
临别时,张振元站在村口的向日葵旁边相送,伴随着汽车的离去,他的身影在记者的视线里渐渐地模糊和路边那一大片执着而又坚定的向日葵融为一体。